全面認識白色念珠菌:從病因到治療!
2025-9-15

念珠菌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在陰道過度繁殖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真菌感染,通常發生在女性陰道黏膜,但男性也可能因接觸而感染。白色念珠菌是人體正常菌群的一部分,常見於皮膚、口腔、腸道及陰道等處,在健康狀態下通常無害。然而,當免疫功能下降、激素水平波動(如妊娠或服用避孕藥)、使用抗生素或處於濕熱環境時,白色念珠菌可能失控增生,導致感染。因此,當出現可疑症狀時,及時就醫並進行檢測十分重要。一般感染後,並不建議等待身體自行痊癒,亦不建議在感染後進行性行為,應該盡快進行檢測和接受治療,避免感染加重或反覆發作。
1. 白色念珠菌是甚麽
2. 常見病徵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潛伏期
3. 白色念珠菌的成因
4. 白色念珠菌的傳播途徑
5. 白色念珠菌檢測方法
6. 白色念珠菌的治療及預防
7. 常見問題
1. 白色念珠菌是甚麽
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是一種常見的真菌,屬於念珠菌屬,廣泛存在於人體的皮膚、口腔、腸道及陰道等部位。在正常情況下,白色念珠菌與人體其他微生物維持生態平衡,對健康無害。然而,當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微生物群落失衡時,白色念珠菌可能過度繁殖,引發感染,稱為念珠菌病。此病可影響多個部位,例如口腔(俗稱鵝口瘡)、陰道(陰道炎)或皮膚,嚴重時甚至導致全身性感染,對免疫力低下者(如愛滋病患者或接受化療者)更為危險。有統計顯示,有75%女性一生中曾感染最少一次念珠菌陰道炎,其中40%女士曾經復發,更有5%女士曾在一年內患上3次念珠菌陰道炎1。因此,當出現感染症狀(如瘙癢、異常分泌物)或屬於復發性感染人群時,進行檢測十分重要,這能有效幫助診斷、指導治療並管理感染風險。
2. 常見病徵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潛伏期
感染白色念珠菌並沒有特定的潛伏期,因爲它並不是性傳播疾病,而是自身菌群失衡所引起的,常見病徵包括:
- 白色豆渣樣或芝士狀陰道分泌物
- 外陰痕癢、紅腫
- 陰道內灼熱
- 性交疼痛
- 尿道口灼痛及排尿困難等
- 陰莖頭部紅斑、瘙癢或灼熱感,偶見白色斑塊或輕微分泌物(男性症狀)
雖然念珠菌并不會通過性行爲傳播給性伴侶, 但與感染者進行性行爲可能擾亂陰道環境,從而觸發了對方體內原本就有的念珠菌過度生長,導致症狀出現。當自身出現上述可疑症狀時,及時進行檢測以明確診斷,並接受規範治療。同時,治療期間應避免性行為,以免加重不適或相互刺激。
了解INDICAID性病尿液自採樣檢測及其他性病檢測:

3. 白色念珠菌的成因
白色念珠菌喜歡濕和暖的環境,因此人類的不同部位都有一定數量的念珠菌存在,以下情況會改變陰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,使陰道內的念珠菌數量增加而引起不適:
- 懷孕期間、經期前後及口服避孕藥者
- 經常性服用抗生素、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
- 穿著緊身不透氣的內褲
- 糖尿病患者
- 陰道灌洗
- 陰道灌洗
- 頻繁或高風險性行為可能改變陰道微生態,或觸發性伴侶已有菌群的過度生長。
4. 白色念珠菌的傳播途徑
雖然念珠菌陰道炎不被分類為經典性傳播疾病,但其與性行為存在關聯,傳播途徑包括:
- 性接觸:性行為(尤其是陰道性交)可能將白色念珠菌從感染者傳播至性伴侶,導致伴侶出現徵狀,例如男性龜頭炎或女性反覆感染。
- 間接傳播:共用毛巾、內衣或不潔性玩具可能促進真菌傳播,但非主要途徑。
- 母嬰傳播:患陰道念珠菌病的孕婦可能在分娩時傳染給嬰兒,導致口腔念珠菌病。
- 自身感染:大多數病例由個體自身菌群失衡引起,而非外部傳播,但性行為可能加劇徵狀或誘發復發。
即使大多數病例都是自身引起,但性行爲仍然有一定的機率受到感染,建議定期接受性病檢測、主動告知伴侶檢測結果,並使用安全套等保護措施,共同降低感染風險。保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也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。孕婦應在懷孕期間進行白色念珠菌病檢測,以保護新生嬰兒免受感染。
5. 白色念珠菌檢測方法
檢測念珠菌陰道炎通常採用以下方法:
- 尿液檢測:檢測尿液樣本中淋病雙球菌特有的DNA或RNA
- 拭子採樣:在特定感染部位採集樣本(包括生殖部位、咽喉或直腸),可用作DNA或RNA檢測、細菌培養或抹片檢查
一般不需進行無症狀的例行性篩檢。檢查和治療僅在出現感染症狀(如瘙癢、異常分泌物等)時才需要進行。如果您有症狀,應及時就醫,並告知性伴侶(因其可能需同時檢查治療,以防反覆交叉感染)。孕婦若出現症狀,也應積極檢測和治療,以降低傳染給新生兒的風險。
6. 白色念珠菌的的治療及預防
治療念珠菌陰道炎及相關感染需根據徵狀嚴重程度及感染範圍進行:
- 局部治療:女性可使用抗真菌陰道栓劑或霜劑(如克霉唑(Clotrimazole)、咪康唑(Miconazole)),男性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藥膏治療局部徵狀。
- 口服藥物:如氟康唑(Fluconazole)適用於不便使用局部藥膏、反覆發作或較嚴重病例。
預防措施
- 若性伴侶有徵狀或反覆交叉感染,建議雙方同時接受治療以防止復發。
- 保持陰部清潔乾燥、避免緊身衣物、使用避孕套減少傳播風險、避免不必要抗生素使用。
- 反覆感染者需檢查潛在疾病(如糖尿病或免疫缺陷),並考慮長期抗真菌預防療法。
白色念珠菌並不可怕,是一種很常見且可治癒的狀況。只要多了解白色念珠菌及採取預防措施和及時檢測可減低風險。切記不要因為羞恥而忽視問題,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。若懷疑感染,切勿自行購買藥物服用,聽從醫生指示才能達至康復效果。